關於攝影,不敢妄下說辭論其本質。套句「另一種影像敘事」裡,張照堂老師在序裡說的:關於攝影,我們不斷提問…

攝影的本質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怎麼拍?拍什麼?拍出來的照片影像,對誰而言有意義?要對誰、對多少人有意義,才算是好照片?客觀公正優先?還是優美夢幻重要?故事內涵才能感動人心?那如夢似幻的光影線條呢?真正內在的我、自以為的我、別人眼中的我、攝影師藉以表現技藝的我,那個是比較重要優先的?哪個是比較客觀的?身為被攝者,會比較希望呈現的是什麼?身為攝影者,該獵取的又是什麼?該是製造安排?或是守候等待?不拍很浪費旅程?還是拼命拍卻拒絕用心經驗?經驗,該是用心留?還是用相機留?

在「另一種影像敘事」裡提到一個文學類比:對於真實世界,繪畫是一種「翻譯」,而攝影是一種「引用」。所以攝影的本質是「引用真實」?那什麼才是真實?只有「引用」的報導式攝影能表現攝影的本質?那現代的影像藝術裡,攝影家擷取照片的局部,重新排列後再翻拍,這樣的「翻譯一篇引用後再引用」的手法,算是誤用攝影?還是開創攝影?

問了一堆問題,好像沒有越問越明白,反而越問越模糊混亂…這是因為我的學識不足、經驗不夠?還是影像本身本來就是曖昧渾沌?亦或是攝影的本質意義就是攝影本身?所以只要拍就對了?不需要想那麼多來煩自己、干擾自己?

Camer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其實拍夜景從來都不是相機的問題!
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夜景不是在三更半夜的時候拍的」!

三更半夜拍的才是夜景?
錯了!
那個時候
天空已經黑成一片
街道建物的無燈角落也是黑成一片
而亮的燈光星光與之形成強烈反差

Camer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其實防手震不是無敵的!

很多人會網路上罵某個牌子的防手震根本沒用
其實不是沒用
而是錯用!

我們先撇開那種騙人的「高感度防手震」不說...
應該知道為什麼說那是騙人的吧?
因為高感度每一台都有啊

Camer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
如果是問該挑哪一台?
問十個人應該有超過十個答案
得到的應該也只是問到最多人用的那一台
表示的也應該只是那一家廠商很會打廣告與拉市占率

我想
還是應該先從「要怎麼挑」問起
然後再來問是哪一台吧!

Camer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提「景深」的原理之前,必須要先談談「模糊圈」的定義:

完型心理學家統計實驗結果後,得出一個定義:「在明視 25 公分的距離下,直徑 0.25 公厘的圓,會被視為一個『點』,是為視覺成像的基本單位,稱為『模糊圈』」

大家都知道完美的「點」只存在於數學中,而現實裡,小於以上定義的圓會被視為「點」,而大於以上定義的點就會被視為「圓」。

經由針孔,光束投射在焦平面上,針孔越小,光束投射越接近「點」,點點相連越接近「線」,成像越清楚;反之,針孔越大,光束投射就越成「圓」,圓與圓互相重疊,成像也就越模糊;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學的「針孔成像」原理。

而攝影上「景深」的定義是:「對焦完成後,景物成像『清楚』的距離範圍」

根據以上所述,我們應該就可以很輕易的得到「為什麼光圈越大時,景深越短?」的答案了:「因為根據『針孔成像』原理,針孔越大 (光圈越大),所得影像越模糊;反之,針孔越小 (光圈越小),所得影像就越清楚。」

那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長鏡頭很容易造成『短景深』?為什麼短鏡頭很容易造成『長景深』?」的答案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誤會的問法,相同光圈值之下,不同鏡頭會有不同的景深表現,主要不是因為焦段長短,而是因為口徑不同。

Camera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5